为提高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深度融合,近日,自动化学院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赴上海开展专题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专业铸就能力,思政引领成长”为主题,通过专题讲座、实地参观、劳模座谈、校友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真实工业场景中锤炼技能,在工匠精神中汲取力量。
课程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
企业专家杜浩南讲授了《LNG船介绍》课程,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液化天然气船的核心控制系统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前沿。作为自动化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LNG船的运行控制、监测系统等内容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也让大家对自动化系统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全国劳模俞洪昌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专题讲座。俞洪昌结合自身在一线岗位奋斗数十年的经历,讲述了技术工人如何通过精益求精、持续创新,逐步成长为行业标杆的历程。他勉励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扎根专业领域,以实际行动践行“工匠精神”。

实地感悟,科技与情怀交融
在教师王燕琳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沪东中华展示馆。馆内陈列的大量船舶模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智能制造装备,生动展现了中国造船业的辉煌成就与技术创新。同学们来到沪东中华新厂区进行现场观摩。在工程师钟晓钢、张晓辉的细致讲解下,大家近距离了解了船舶的制造过程以及各个部门如何分工配合。钟晓钢还讲述了自己与沪东中华新厂区共同成长的故事,并鼓励同学们夯实专业知识、增强本领,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沪东中华这个大家庭与企业共成长。同学们不仅拓宽了视野,也增强了对“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信心。

深入一线,校友领航明晰职业蓝图
实践团一行赴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走进了宏伟的造船生产一线。巨大的船体分段、繁忙的龙门吊、高度自动化的焊接与涂装流水线,构成了极为震撼的工业图景。现场工程师详细讲解了现代化船厂中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切割下料的数控系统,到分段搭载的精准定位,再到全船系统的集成调试,让同学们对自动化专业在国之重器制造中的核心作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参观结束后,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友分享会”在外高桥造船会议室举行。多位就职于此的乐动平台·(中国)官方网站学长学姐回到母校团队中间,分享了他们的职场成长经历与心得体会。他们围绕“从校园到船厂:如何完成角色转变”、“自动化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以及“在大型国企的职业发展路径”等话题,与大家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学长学姐们的成长轨迹,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清晰的职业规划指引。
此次实践活动将思政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劳模讲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职业使命感,借助企业参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专业认同感,而校友的倾情分享则架起了从校园学习到社会奉献的桥梁,实现了专业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上海之行不仅是一次专业技能的提升,更是一次思想与精神的洗礼,未来将把所见所学转化为前进动力,努力成为既有扎实专业能力,又有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工程师。
(撰稿:张梦璇 初审:张静 二审:张驰 编辑:张静)



